二战时期,阿尔巴尼亚的被兼并,以及带来的国际反响
发布日期:2024-12-22 01:23 点击次数:60
前言
已成为墨索里尼政治手法特点的“口是心非,肤浅和临时敷衍”,在法西斯政府企图阻止外国对它占领阿尔巴尼亚作出不利的反应的尝试中,以及在墨索里尼和齐亚诺从事他们的冒险事业时所表现的态度中,都暴露无遗了。
阿尔巴尼亚的冲突
墨索里尼显得“非常镇静”,准备继续干下去,虽然全世界都反对他;同时还宣称,他完全相信没有人会干预“我们”同阿尔巴尼亚的冲突。齐亚诺则尽管在入侵前有时也感到疑虑,但在入侵开始后的那天清晨就立即离开他在基季宫的岗位飞抵地拉那,去给他的新玩具上紧发条——或许也是为了不使意大利陆军中的对手们占了他的上风。预料西方大国因害怕轴心国家的联合力量和由于民主制度本身的迟钝不灵活,将不会有所行动,而德国进行一次反击的可能性也被认为十分微小,就好像最近对克罗地亚事件的惊恐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齐亚诺似乎对阿托利科4月5日的一份报告感到完全满意,报告是说里宾特洛甫已表示同意意大利在地拉那的行动,因为意大利的任何胜利也就是轴心国家力量的加强。而且,齐亚诺在6日还得到马肯森关于团结一致和完全理解意大利的动机的保证。这一保证是在齐亚诺把意大利即将于次日进军阿尔巴尼亚的决定通知马肯森之后,他按照里宾特洛甫5日发来的指示作出的。以后,在4月7日的一份通报中把德国支持意大利这一决定通知了德国的各驻外使团,并且在4月7日、8日和13日的官方公报中又加以特别强调。这些,以及周末前后的更加不祥的事态发展,在民主国家中造成了这样一个很普遍的、然而是错误的印象,即认为墨索里尼那时如果能拒绝他的朋友们的帮助就对了,因为这些朋友正在激起他们本想加以破坏的抵抗。
展开剩余80%然而,轴心国家官方的协调一致仍在受到不调和政策的暗流的干扰。例如,希腊政府曾两次接到德国关于意大利的警告:第一次在3月间,是通过驻贝尔格莱德的德国公使馆传来的,说意大利将不可避免地占领阿尔巴尼亚,尽管官方一再否认;第二次,是在入侵阿尔巴尼亚之后通过伦敦转来的,说科孚岛正处于危险之中。同时,齐亚诺秘密指示在巴黎和伦敦进行悄悄的宣传,说意大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封闭德国通往巴尔干各国的道路。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政府,是在入侵前获得通知的另外两个政府。墨索里尼特别希望避免同南斯拉夫发生麻烦。匈牙利可以在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把6个师的部队调往南斯拉夫边界的建议,得到了罗马的热烈欢迎。意大利的部队据报道也在向伊斯特利亚集结。
然而,有德国站在它的西北边界之外,克罗地亚问题则从内部威胁着它,茨维特科维奇政府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像它的前任们一样顺从。当3月29日齐亚诺同南斯拉夫驻意公使茨赫里斯蒂奇进行接触时,后者对于意大利在阿尔巴尼亚的计划没有表示异议,只要阿尔巴尼亚不是被用来反对南斯拉夫就行。4月6日他提议,意大利打算行动时应当事先通知南斯拉夫,而且至少在名义上阿尔巴尼亚应保持独立。最后,那天晚上11时左右,在一次多少带点不安的、同齐亚诺谈论意大利打算的会见中,茨赫里斯蒂奇自作主张地问道,如果南斯拉夫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边界上的某几个点,意大利政府将抱什么态度。齐亚诺“挥动了橄榄枝”来消除他的忧虑,但没有回答那个特别问题。
当入侵阿尔巴尼亚一旦开始,南斯拉夫,包括克罗地亚在内,人民都强烈反对意大利。然而,南斯拉夫政府没有给阿尔巴尼亚人任何支持,虽然它在4月7日曾接到阿尔巴尼亚要求援助的呼吁。据说,它曾非常坦率地向英法两国政府承认,它没有能力带头这样做。南斯拉夫官方发言人表示,南斯拉夫对阿尔巴尼亚没有条约义务,意大利已把情况随时告知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主要利益并没有受到威胁。尽管如此,还是征召了两个级别的预备役,充实加强了边界防务,同克罗地亚人的谈判也在复活节后的星期一重新恢复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这时刻使法西斯政府最感焦虑不安的巴尔干国家,竟不是南斯拉夫而是希腊,这是一个它近来确实很少加以注意的国家。
国际反响
它在侵阿之前,看来没有同希腊政府进行过任何接触,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在这个阶段已计划越过阿尔巴尼亚南部而进入希腊领土。的确,看来它单是为了征服阿尔巴尼亚,在筹集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方面已忙得不可开交了。然而,过去3个星期已预料意大利将会有所行动的希腊人民这时深信,意大利有染指科孚岛的企图,如果对马其顿没有什么念头的话。希腊政府竭力想得到意大利的谅解。它容许国王索古进入希腊境内,但答应意大利政府,它将不许索古从事政治活动。因此,它阻挡拥护索古的示威游行,密切注视他的行动,不许他同萨洛尼卡的阿尔巴尼亚人接触。在另一方面,为了预防意大利开始任何新的侵略行动,它在4月8日指示驻伦敦和巴黎的外交代表宣告,它“决心诉诸武力,如果希腊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攻击的话”。
希腊如此惊慌失措,使法西斯政府完全出乎意外。最后,它甚至可能已经鼓励法西斯政府过高估计自己恫吓希腊人的力量,当他们真的想这样做时。与此同时,因齐亚诺去地拉那而临时兼管外交事务的墨索里尼决定,“必须安抚梅塔克萨斯”。4月9日,他打电报给梅塔克萨斯,感谢他对索古所采取的态度,并宣称“维护意大利和希腊之间的亲切关系……在目前和未来都将成为我的政策的基础”。梅塔克萨斯在复电中对于这个信息表示满意,但仍指出已经引起他的同胞极大惊慌的是关于意大利对希腊采取军事行动的谣言。
法西斯政府对希腊的下一次接近受到了别的地方的事态发展的影响。意大利政治圈中当时的一个问题是,英国是否将接受阿尔巴尼亚的既成事实。一般的看法是,无论如何,意大利不必担心会有比正施用于德国的外交制裁更为激烈的反击措施。同时,法西斯党徒们正在“用提防的目光注视着人们所写的关于科孚岛的每一个字”。而且他们“对于英国向希腊提供保证和希腊反过来将其港口供英国舰队使用的可能性,感到极为关切”。
法西斯政府已经给予西方各大国以充分的时间来接受这样的一个概念,即为了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双方的利益而进行的暂时性占领和以后阿尔巴尼亚的自动要求与意大利合并,都不会影响英意协定和地中海地区的现状。的确,阿尔巴尼亚早已依附于意大利这一实际的现状,现在只不过是给予正式的承认而已。像意大利和外国的报刊上登载的那样,这一主要论点还附带有警告,说意大利是在对想组织一个反轴心联盟的尝试作出答复。英国同各自治领、印度或伊拉克之间的关系,也被用来作为巧妙的对照。
当帕思4月4日提出询问时,齐亚诺解释说,索古自己曾建议加强联盟关系,但谈判已变得困难了,而且意大利的利益也受到威胁。4月6日在下院回答质询时,张伯伦引用了这些解释,并说,英国政府正密切注视着全部事态的发展。然而他并不认为,已经有必要去提醒意大利政府:地中海现状的任何改变都是违反英意协定的。他也不认为,由他来预测这一协定的任何违反是适宜的。他否认曾同南斯拉夫政府通过气。当问到英国政府在阿尔巴尼亚是否有任何权益时,他答道:“没有直接利益,但有世界和平的总的利益。”当晚,议会休会到4月18日为止;张伯伦也离开伦敦去苏格兰休假几天。墨索里尼对张伯伦在议会的声明迅速作出了反应,他向张伯伦“正式保证,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问题的解决”将“以不致引起英意关系危机或影响总的国际局势的方式来进行”。
齐亚诺在他的日记中特别把“没有直接利益”这一点挑出来表示同意,虽然只要那里有可能,他仍然在用阻碍英国驻地拉那公使馆发回本国电报的办法来赢得时间。4月7日晨,帕思按照哈利法克斯的指示向意方表示,英国政府希望意大利并没有削减阿尔巴尼亚的主权、领土完整或独立的打算。哈利法克斯同一天在伦敦告诉意大利驻英代办克罗拉说,他认为,“局势很可能会使地中海现状的整个问题尖锐化;……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因此意大利政府不能说这与他的陛下政府无关”。
可是,齐亚诺听了这些仍然无动于衷,并没有更认真地去考虑英国的反应。如果哈利法克斯能确信,局势将按照英意协定的各项条件不致遭到违反这样一种方式发展,那么他将只会感到完全放心。齐亚诺回答帕思说,“意大利政府完全打算尊重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和完整以及地中海地区的现状”,派遣意大利军队则只是为了“恢复阿尔巴尼亚的和平、秩序和正义”。假装把英国的照会看作“就像是在我们自己的办公室里写成的一样”,齐亚诺就在第二天起程赴地拉那,对于他正在帮助演出的那场两幕喜剧的成功充满着信心。
参考资料格拉齐,前引书,第14—15页。多诺斯蒂:《墨索里尼与欧洲》,第165页。《希腊白皮书》,第21号,第22号。格拉齐:《末日的开始》,第16页。《曼彻斯特卫报》,1939年4月11日。《泰晤士报》,1939年4月11日。《泰晤士报》,1939年4月13日。《英国外交政策文件》,第5卷,第72号。1939年4月6日,下院辩论,第5辑,第345卷,第2994—2995栏。《英国外交政策文件》,第5卷,第83号。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1939年4月6日。
发布于:天津市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